您的位置: 首页 >宝贝家园>大班>大七班 > 详细内容

大七班

【教学内容】语言:秋姑娘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0-25 16:50:07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大班:秋姑娘(重点领域:语言)

主备:倪旭豪 执教:张海华

活动目标:

1.认识秋天丰收的农作物,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和表演儿歌,能用普通话正确地读出易混淆的字音。

2.能根据儿歌的结构,替换儿歌中秋天的农作物,仿编部分儿歌,表现丰收的秋天以及艳丽的色彩。

3.积极探索用身体动作表演儿歌,体验儿歌表演的快乐以及丰收的喜悦。

活动准备:

1.教具准备:PPT《秋姑娘》。

2.学具准备:《秋天多么美》音乐。

3.经验准备:已学过歌曲《秋天多么美》。

活动过程:

(一)感知秋天。

1.通过语言,引发幼儿的兴趣。

教师:小朋友,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?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穿着美丽花衣裳的秋姑娘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(二)播放PPT《秋姑娘》画面,了解儿歌内容。

1.感知秋姑娘身上的农作物及其色彩。

教师:画面上有什么?秋姑娘是什么样子的?

(三)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,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秋天的农作物。

1.教师朗诵儿歌,幼儿欣赏并感知儿歌中美丽对称的词句。

教师:秋姑娘穿着怎样的衣裳?秋姑娘的花衣裳上面有什么?它们是什么颜色的?

教师:秋姑娘的衣裳真漂亮,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听儿歌《秋姑娘》。

2.教师再次朗诵儿歌。

教师:秋姑娘的花衣裳上,除了有谷穗金、玉米黄、棉花白、高粱红,还有什么?它们是什么样子的?(鼓励幼儿用儿歌中的语言讲述)

3.幼儿跟着教师一起看图完整地朗诵儿歌。

(四)幼儿学习有感情地表演儿歌。

1.教师边指秋姑娘身上的实物,边带领幼儿念儿歌,关注幼儿正确地念出儿歌中混淆的字词,例如:娘、裳、黄、秧。

2.教师和幼儿轮流接念儿歌,教师念每一句的前半句,幼儿接念后半句,然后,交换朗诵。

3.启发幼儿给儿歌配动作,例如:双手摆动、拍手、双手托举动作、手指指脸的动作等。

4.幼儿表演儿歌《秋姑娘》。

(五)幼儿仿编儿歌《秋姑娘》。

1.教师启发幼儿。

教师:秋天真好呀!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。秋天真美呀!还有那么多美丽的颜色。秋天里,除了有儿歌里的农作物外,还有哪些农作物和水果也成熟了?它们是什么颜色的?是什么样子的?

2.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幼儿讲述的内容,引导幼儿运用儿歌中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句的句式,仿编儿歌,例如:南瓜金、梨子黄、石榴笑得咧开嘴等。

3.师幼看图朗诵表演仿编的儿歌。

(六)表演《秋天多么美》。

1.播放秋天多么美的音乐。

教师:秋姑娘来了,秋天真美呀!下面我们随着音乐,大家一起来表演《秋天多么美》。

活动延伸:

1.区角活动:在语言区投放各种图片,供幼儿说一说。

儿歌:秋姑娘

秋姑娘,秋姑娘,

秋姑娘穿着花衣裳,

谷穗金,玉米黄,

棉花白,高梁红,

红薯托着绿秧秧,

苹果笑得红了脸,

丰收的歌儿满山

 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