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学活动】语言:月亮
中班:月亮(重点领域:语言)
活动目标:
1.欣赏诗歌,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,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。
2.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,正确运用量词:湾、棵。
3.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,尝试仿编诗句。
活动准备:
1.教具准备:有圆缺变化的月亮图片1张、PPT
2.经验准备:幼儿玩过猜谜的游戏,能区分谜面和谜底;知道月亮会有圆缺变化的现象。
活动过程:
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活动
1.谈话导入
教师:你们看到过月亮吗?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?
教师小结:小朋友说的非常好,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,我们一起欣赏
(二)初步感受诗歌内容
1.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
教师: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?
2.幼儿看图片,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
教师:诗歌里有谁?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?
教师: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?它说了什么?
教师: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?他说了什么?
教师: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?他又说了什么?
(三)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
1.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,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。
2.组织幼儿讨论。
教师: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?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?
教师:小鸟为什么说:月亮和我好?
教师小结: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,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,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。
理解词:挂
教师: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:挂,请小朋友做一个“ 挂”的动作,
老师示范用“挂”说一句话:墙上挂着一个包。
请幼儿也用“挂”说一句话。
教师: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?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?
教师: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,看起来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样,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?
教师:为什么青蛙说:“月亮和我好”
教师小结:在明亮的夜晚,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,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,当微风吹来,水波荡漾,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,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,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。
教师: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,你们是怎么认为的?
教师:宝宝为什么说“月亮和我好”?
教师: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,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,宝宝在玩水,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,宝宝开心极了。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。
教师: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,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?最喜欢哪句诗,请幼儿读出来。
教师: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,月亮悄悄地来和小鸟、小青蛙、宝宝玩,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轻柔的语气,心情愉快的读。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,并加些动作来表现
(四)创造性仿编
1.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?(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)
2.教师出示小河、小鱼的图片,鼓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。
活动延伸:
1.在日常活动中,引导幼儿尝试将已经学过的儿歌中表达的主要人、事、物隐去,感
受仿编儿散的乐趣。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