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教学活动】数学:数数有几个
中班:数数有几个(重点领域:数学)
活动目标:
1.能将5以内相同数量的实物卡放在一起。
2.能用目测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数量。
3.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。
活动准备:
1.教具:兔子卡片(见教学挂图三)、1~5点卡(见教学挂图一)、3~4实物卡各1张、5个格子。
2.学具:人手1张实物卡(数量为5以内,见幼儿操作材料P7),可以套在椅背上的布袋。第一、二组:1~5数量的4个花色扑克牌12套;第三、四组:《给风筝找朋友》操作单(幼儿操作材料P19)人手1张,黑色水笔;第五、六组:1~5点卡(幼儿操作材料P1)12套、分类盒12个,颗粒状小玩具或雪花片若干;盛放卡片和扑克的小篓子若干。
3.经验准备:感知过5以内数量,使用过分类盒和印章。
活动过程:
(一)感知5以内数量。
1.教师出示兔子卡片及点卡(见图一),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
教师:小兔跳跳长大了,从小班升到了中班,于是它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这不,跳跳准备收拾自己的小房间,把散放在房间里的玩具都收到盒子里,你们看,跳跳准备了几个盒子?盒子上还有什么?各有几个点子呢?
2.幼儿目测盒子和点子的数量,并相互表达。
3.教师引导幼儿针对4、5的数量,用点数的方法进行集体验证。
(二)学习按数量归类。
1.教师出示数量为3.4的实物卡各一张,引导幼儿观察
教师:这是跳跳的玩具,你们看看是什么?各有几个?你们知道它们应该收到哪个盒子里吗?
2.幼儿根据实物卡的数量进行判断并相互交流,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。
教师:你们怎么知道它们要放在这两个盒子里的呢?
幼儿相互交流后,进行集体验证。
教师:跳跳还有许多玩具就放在你们椅背的布袋子里,请每人拿1张,看看你拿的是什么?有几个?想一想它应该放在哪个盒子里?
3.分批请幼儿上来将手中的卡片摆放到相应数量的盒子中
4.小组操作。
教师:今天我们和跳跳一起整理了玩具,它很开心,它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有趣的游戏。
第一、二组:扑克牌找朋友
教师:相同数量的扑克牌要在起玩,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,说说它们都是几。完成游戏后,再将扑克牌打散放回原处。
第三、四组:给风筝找朋友。
教师:风筝想找点子卡片做朋友,风筝身上的数字是几就找有几个点子的卡片做朋友,找到后画条线把它们连起来。
第五、六组:给点卡排队送礼物。
教师:请小朋友把点卡按顺序插在分类盒上,再给点卡送小玩具,点子是几就送几个玩具。
4.交流与评价。
1.根据幼儿小组操作的情况,教师挑选容易出错的游戏内容进行展示,并引导幼儿集体验证纠错。
2.如果幼儿完成的情况良好,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,教师可以事先准备1个错误的“给风筝找朋友”的游戏操作卡,供幼儿集体检查与纠错,同时,在活动结束前表扬能按要求收拾整理的幼儿,帮助幼儿养成整理收拾的习惯。
活动延伸:
1、区域活动:幼儿可以在科学区玩小动物吃食物的游戏,将小动物身上的数字和食物的数量对应起来。
2、家园共育:幼儿回家后数数爸爸妈妈身上的数字。
用户登录